这段时间,时间稍微闲了点,逛论坛也稍微多了些。论坛里好几个关于什么现在房价高买不起房,那么以前房价低的时候为什么不买?要不就是当年机会那么好,价格低,为什么又不上车之类的话题的讨论。
现在也来开个帖说说相关这个话题。先说以前为什么不买。这个以前甚至包括了90年代初期,那时北京房价也就几千元每平方米,但北京晚报还评论说,房价太高,靠工资100年也买不起,结论是不能买。全国各地的舆论差不多。计划经济过来的人相信国.家会合理调控,结果真往上调了。
进入2000年以后,我国加入世贸组织,经济学家突然变得炙手可热,政.府对经济学家也是从善如流。问题是,无论媒体还是政.府,他们它们为了平衡观点,总是把观点对立的两派经济学家都拉出来PK,老百姓哪见过这阵势,谁的声音大听谁的。
知道那时候谁的声音大吗?牛刀、谢国忠、时寒冰。电视、报纸、博客上都是他们在说话,而且这些人的经历都太牛逼了,大牌记者、海龟经济学家、经济学博士。老百姓不相信他们信谁?泰宏建业国际城售楼部的小编看到楼主这样说。牛刀、谢国忠、时寒冰对立面发声最厉害的是房地产公司老板任志强,谁不知道无商不奸?所以任志强几乎被唾沫淹死。这波没买房的人都吃了这三个鸟人的亏,上了他们三个鸟人的当。这班人,嘴上说房价要大跌,但他们不把房子卖掉套利,相反却在偷偷地买房。他们不是靠本事吃饭,而是靠流量、靠出场费吃饭。
房价总共有三波大涨,前面两波没经验,被轧空。到了2014年,房地产开始走下坡路,业内人士都知道库存太大了,大到吓死人。基本上三四线城市按照正常消化速度去化率10年,好多城市要20年,鬼屋一说开始涌现。好吧,房子卖不动了,消费者买涨不买跌,房地产企业开始裁员,也有不少房产公司开始进行股权转让(可以这种方式可以避税)。
问题来了,房地产是支柱产业,税收贡献在三四线城市一般能占50%以上。没有了税收,公务员工资哪里来?那些政.府融资平台的债怎么还?如果房价下跌后,按揭贷款者断供,银行被迫成为房东怎么办?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,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,这概念是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大框,怎么改革?减少供给,饥饿营销。所以房价开始了新的一轮暴涨。涨得昏天黑地,莫名其妙。这一轮没买房的都是太懂行的人,闭着眼睛买的都赚大了。